<strike id="nntnl"><sub id="nntnl"></sub></strike>

    <font id="nntnl"></font>

    <font id="nntnl"></font>
    <ins id="nntnl"><em id="nntnl"></em></ins>
    <font id="nntnl"><em id="nntnl"><meter id="nntnl"></meter></em></font>

          <var id="nntnl"></var>

                    單位概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自然情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是雄踞松花江畔,物華天寶、人杰地靈的文明古鎮。自清初立屯以來的200多年間商賈云集,人們俗稱江東大新立屯。域內有“一山”(海拔239.6米的青頂山)、“兩河”(卡岔河、二道河)、“三路”(榆樹至五常市山河鎮公路、榆樹至舒蘭市鐵路、榆樹至白山市江源區公路)、“四庫”(馬鳳水庫、永合水庫、青頂水庫等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位于榆樹市東南部,距榆樹市區25公里(走榆江公路25公里、榆山公路32公里),是連接榆樹和吉林市的交通樞紐,全鎮村屯通水泥路350公里,程控電話遍布鎮區,GSM移動通訊塔建在鎮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地處東經126°39′~ 126°50′、北  緯  44°39′~  44°47′。全鎮幅員218平方公里,鎮區面積6平方公里,耕地面積17644公頃。新立鎮東與土橋鎮、南與黑林鎮、西與保壽鎮、北與城發鄉接壤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屬榆樹東南部低丘陵濕潤氣候區,全鎮大體呈北高南低地勢。春季干旱多風少雨,夏季炎熱雨量充沛,秋季少雨涼爽,冬季漫長寒冷,雨熱同步、光照充足,年平均氣溫4.2℃,年平均降水量612毫米,平均日照2 600小時,年平均積溫2 700~2 900℃,2010年溫度最高時節出現在6月份為37.3℃,最低時節1月份-35℃,無霜期最長139天,平均135天。主導風向為西南風、冬季多為西北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轄18個村、街(新立、泡沿、康甲、三崗、柞樹、葦溝、永合、太平、雙于、青頂、英咀、什家、保安、興合、蓮花、梨樹、馬九、大新街道),94個自然屯、111個村民小組和鎮區7個街道居民小組,總人口6.1萬人,農業人口數49 379人,總戶數13 872戶,其中農業戶12 345戶,滿族13人、朝鮮族3人,其余為漢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包括站辦所在編干部122人、行政編制46人(含綜治辦3人)、其中公務員42人。新立鎮政府設18個站、辦、所(水管站、財政所、土地所、派出所、保險所、經管站、農業站、畜牧站、林業站、農機站、計生辦、廣播站、司法所、法律事務所、綜治辦、文化站、農電所、房管所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自2005年以來,被授予吉林省“十強鎮”、吉林省“重點鎮”、吉林省“衛生鎮”、吉林省“平安鎮”。自2009年以來,連續在榆樹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中被授予“模范鄉鎮”,有經濟社會發展、新農村建設、黨建、精神文明等34項工作被授予吉林省、長春市、榆樹市先進鄉鎮(單位)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綜合實力顯著提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1年,新立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億元、同比增長8.3%,全口徑財政收入1500萬元、同比增長17%(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5萬元,含國稅50萬元、地稅215萬元),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9億元、同比增長15%,農民人均收入8800元、同比增長4%,招商引資完成1.08億元、同比增長26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立鎮目前已建成“六大支柱產業”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是優質糧食產業。全鎮有耕地17644公頃,全鎮保糧面積15831公頃,占耕地的90%,其中:玉米11631公頃(含玉米寬窄行750公頃)、水稻4000公頃、大豆200公頃,全鎮實現科學儲糧達100%。泡沿、太平村(一組、二組)落實200公頃水稻高產攻關創建項目、5000公頃玉米寬窄行項目,推廣玉米、大豆溝種6000公頃、珠蔥套種玉米、大豆1000公頃,推廣保護性耕作400公頃。同時通過發展農機大戶、農機合作社等措施,使各型農機保有量達650臺(套),85%的耕地實現機械全程作業,全鎮深松、滅茬、起垅7500公頃,糧食生產突破歷史,總產實現18.6萬噸、比去年增產20.5%,全鎮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1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是園藝特產業。本著特色產業規?;?、主導產業專業化、傳統產業優質化、新型產業品牌化的發展思路,重點規劃打造了“四大基地”,形成了珠蔥大白菜、梨果等新立品牌。通過整合產業集群、強化產業支撐、調整產業布局、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產業村屯的具體措施,以鎮區周邊大新等三個村為中心,使大棚蔬菜發展到1850棟;日光溫室大棚發展到49棟,并全部配套建設標準育苗棚,使棚菜生產由冬閑變為冬忙;康甲、三崗等10個村建成2000公頃、創收2.5億元的珠蔥、復種大白菜生產基地;利用沿路便利條件,什家等6個村建成80公頃、產值640萬元的香瓜生產基地;因勢利導,將半山區的青頂、梨樹等五個村建成面積75公頃、創收160萬元的梨果生產基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是精品畜牧產業。全鎮建成牧業小區30個,其中省級牧業小區2個、市級牧業小區28個,全鎮生豬存欄15萬頭、肉牛5萬頭、禽類220萬只。全年完成動物防疫接種工作,其中五大動物疫病接種率均達100%,其它疫苗接種率達96%以上,畜禽病死率嚴格控制在29%、5%、8%以內,并代表榆樹市接受省牧業局的檢查驗收,獲取了較高的評價;狠抓了生產、銷售、使用瘦肉精等違法行為的清查、宣傳及檢測工作,為確保百姓吃上放心肉,檢測豬、牛,未發現違法行為;動物產品檢疫率達100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是民營經濟產業。新立鎮的民營企業發展到2004家,從業人員5060人,其中較大型的如吉林茅酒廠等12家、商業650家、交通運輸業420家、餐飲業69家、建筑業18家、服務業117家及其他收糧、冷藏、糧食深加工等,年實現產值6600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是商貿流通產業。全鎮建成2處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的功能齊全、設施完善的吉林省鄉鎮級一流的全封閉農貿大廳2座;建成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的商業步行一條街,打造了榆樹東南部商貿物流中心、結束了新立鎮200多年來晴天一身灰、雨天兩腳泥的露天經營歷史。并輻射帶動兩省、三市、20幾個鄉鎮百姓進鎮經商,年節日達3~4萬人,年上市交易額達3~4億元,帶活一方經濟,安排離土不離鄉就業人員達6000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是勞務輸出產業。全鎮通過技能培訓、信息及用工聯系等優質服務,年外輸剩余勞動力達2.2萬人(次),年創收3億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打造區域性中心城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改善鎮容鎮貌和人居條件,作為改造城鎮、完善功能、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和吸引商家投資興業,打造榆樹東南部區域性中心城鎮的重要舉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改善人居條件。近年來,吸納商家資金近4億元,建設各類宜居宜商樓房62棟達30萬平方米,其中新新花苑小區建筑面積24000平方米;老市場綜合樓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;商業步行街民生大廈工程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,堪稱標志性建筑,極大地改善了人居條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改善交通環境。近年來投資1169萬元修建鎮中心大街主干道水泥路4條、次干道16條,長33.4公里,改善了鎮區交通環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改善辦學條件。新立中心小學投資376萬元,建設3074平方米的教學樓;新立中學投資470萬元,建筑面積3335平方米的教學樓;新立一中投資700萬元、建筑面積近9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和附屬設施等,極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改善政務辦公和服務環境。鎮政府為了改善辦公和服務環境,建成投入使用的3088平方米辦公樓;新立派出所新建600平方米、新立法庭建700平方米、新立信用社建600平方米、新立農行營業所建650平方米、國稅建1200平方米、工商建800平方米的辦公樓房,不但改善了辦公和服務環境,也規范和靚麗了鎮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改善與提高鎮區功能。近年來,從服務民生出發,投資120萬元,鋪設地下排水管線3800米;投資500萬元,打3眼深水井、上凈水設備一套,鋪設供水主管線184615米,鎮區中心大街兩側人行步道方磚鋪裝35000平方米,同時砌筑了馬路邊石;鎮區中心大街安裝路燈76盞,使鎮區基礎設施建設上了新臺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6、改善鎮區生態環境質量。為了提高城鎮品位和生態質量,進行鎮區綠化美化,栽植檜柏球、銀中楊等高檔樹木1500棵,道路兩側栽植萬年紅等花卉2萬株、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、強化新農村和民心工程建設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堅持以人為本,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,從改善村容屯貌、創優人居環境入手,推進民心工程和新農村建設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修建村屯通水泥路??偼顿Y1.12億元,修建村屯通水泥路321.6公里、農道橋14座,解決了道路交通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“瓶頸”問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農民吃上安全飲用水。大新、青頂、什家三個村共投資232萬元進行改水,各打深水井1眼,其中:大新、青頂鋪設供水管線4000延長米;什家村蓋井房97平方米,鋪設自來水管線8500延長米,使3個村居民吃上安全飲用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改造泥草房。搶抓黨的惠民政策機遇,積極向上爭取補助資金,全鎮改造泥草房1256戶,使貧困戶、弱勢群體的人居環境得到改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加強村部建設。在上級組織部門的幫扶下,雙于、柞樹、蓮花、青頂4個村新建了村部,太平村進行了內部翻新改造,使村“兩委”陣地建設得到加強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加強農民文化大院建設。幾年來,從繁榮農村文化、滿足群眾科技文化需求,梨樹、太平、柞樹等樣板村建設農民文化大院,全鎮建了22家農民書屋,并以農民文化大院為平臺、以重大節日為契機,開展了大秧歌、二人轉、唱紅歌、籃球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,促進了鄉風文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6、開展了科技培訓活動。每年堅持利用冬閑和初春季節,對8000人次的村干部和農民進行實用科技培訓,并組織部分農民和技術骨干到外地參觀學習,使廣大農民技能素質得到提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7、開展了環境整治攻堅工程戰役。堅持利用農閑季節,進行集中整治鎮容村貌。開展了“環境整治月”活動,年均出工2萬人次,車輛1000臺(日),動用土方1萬立方米,清除垃圾4萬方,對村屯水泥路和鎮村公路進行清理整修,創造了文明整潔的城鄉環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8、修建福青變電所。2010年,投資2500萬元,在什家村修建使用功能齊全的變電所一座,滿足新立鎮6.1萬人口生產生活及企業安全用電需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、強化與創新社會管理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全面落實綜合治理措施,堅持從實際出發,整體推進、分步實施、分級負責、分層落實、以防為主,組織結合,建立三級聯絡、上下協調、多層次、多網絡、全方位的綜合治理措施;加強了信訪工作的領導,落實信訪責任制;加強了矛盾的排查力度,及時化解矛盾和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,杜絕了群體訪和越級訪事件;打擊了違法犯罪和封建迷信活動,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,使全鎮工作在和諧穩定中跨進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。結合貫徹落實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,一是開展了“三德”教育;二是開展了“三愛”教育;三是開展了文化體育活動;四是開展了獻愛心捐助活動。通過開展這些活動,使精神文明建設和重點教育工作上了新檔次,促進了鄉風文明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人口與計生工作上了新檔次。深化陽光計生、打造誠信計生工作,積極為廣大育齡群眾熱心服務,群眾滿意率達100%;全鎮計生率達95%以上,人口出生率為2.8‰、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.8‰、較好地完成人口與計生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新型合作醫療達到全覆蓋。全鎮農村人口參合率達100%;全鎮嬰幼兒麻疹接種率達100%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加強弱勢群體的幫扶工作。幾年來,按照上級政策要求,對優撫對象、低保對象、殘、烈、復、五保戶、敬老院等弱勢群體及時發放生活費、低保金、臨時救濟金,使這些人員生活得到了保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職能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、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執行全鎮的社會和經濟發展計劃、預算,管理本鄉內的經濟、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衛生、體育事業和財政、民政、治安、人民調解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、移民開發、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3、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財產,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,維護社會秩序,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、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4、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、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,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,尊重民族宗教信仰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6、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、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7、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。  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辦公地址:榆樹市新立鎮街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辦公電話:8398811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辦公時間:上午:8:30—11:30 下午:1:00—4:30(季),上午:8:30—11:30 下午:1:30—5:00(季)

                      負責人:劉鐵軍


                 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黑人|18禁无黄遮挡网站进入影院|国产熟女偷窥高潮精品|又大又硬又粗做大爽AV一二三区
                  <strike id="nntnl"><sub id="nntnl"></sub></strike>

                    <font id="nntnl"></font>

                    <font id="nntnl"></font>
                    <ins id="nntnl"><em id="nntnl"></em></ins>
                    <font id="nntnl"><em id="nntnl"><meter id="nntnl"></meter></em></font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var id="nntnl"></var>